民众建澳聯盟3位立法議員施家倫、宋碧琪、李良汪,8月17日舉行第七屆立法會第四會期工作總結會。施家倫指出:目前本澳經濟適度多元化未如預期,法制建設滯後,就業、舊區、醫療、交通問題突出。他期望政府推動經濟治理改革,全力落實拼經濟舉措;推動政府深化公共行政改革、提升公共治理效能;推動政府完善多元產業成果分享和機會共享機制。民聯三議員與出席者合照。(主辦方提供圖片)
工作總結會17日下午在民众建澳聯盟禮堂舉行,民众建澳聯盟創會主席陳明金、吳在權,以及該會多位代表出席。
施家倫表示,過去1個會期,他們共接到5,774宗求助個案,其中跟進完成個案3,838宗,需要持續跟進的有597宗,各類諮詢個案1,339 宗。過去4年,他們的團隊共舉行953次市民接待日及座談會,15項專題調查報告,探訪弱勢家庭超過1,140戶,求助個案總計接到23,372宗。
本澳發展存在三方面挑戰
施家倫指出:本澳經濟冷熱交加,旅遊業回暖,但民生區仍然處於寒潮,他認為目前本澳發展存在三方面挑戰:一、經濟適度多元化未如預期,發展不均衡、發展動力不足。旅客消費降級、分布不均衡,本地消費外流,部分街區「吉舖潮」與空置率攀升,本地中小微企,特別是民生區企業處於轉型陣痛期、經營壓力增加,澳門銀行不良貸款比率持續上升;二、法制建設滯後,與經濟社會發展、灣區一體化融合發展不匹配。行政授權機制、部門服務承諾存在較大改進空間,便民便商水平與市民和投資者的期望存在落差,本澳法制體系和政府治理效能有待進一步優化;三、就業、舊區、醫療、交通問題突出,基層市民生活壓力大、對前景感到焦慮。市民的薪金增長跟不上生活成本漲幅,年輕一代對就業前景感到迷惘,看不到向上流動的機會。
宋碧琪表示,今個會期立法會共完成審議通過三十五個法律,第七屆立法會共完成審議的法律有八十六項。由於今年歷經特區政府換屆,且是立法會的屆尾,《道路交通法》因涉及重大民生發展及內容複雜,即使小組會一再延長時間審議,特區政府都未能在有關會期內提交新文本,致使未有條件審議通過相關法案。現時,中央不斷發出積極的經濟發展訊號,特區政府應更加積極迎接新發展,主動創造機遇,在團結社會力量的同時,還需加快政策措施的執行,尤其是利用澳門的資源條件,加快優化社區營商環境,吸引投資落地,讓本澳有新的發展空間、就業空間,才能更好推動產業多元發展大步推進。
李良汪表示,過去一個會期,民眾建澳總共向政府提出一百二十八份書面質詢、十一份口頭質詢;作出三十一次議程前發言,並於行政長官列席立法會答問期間,提出三個議題的重點提問。總結四年會期,團隊總共向政府提出五百八十四份書面質詢、四十八份口頭質詢;作出一百五十五次議程前發言,並於行政長官列席立法會答問期間,提出廿七個議題的重點提問,尤其關注養老、就業、醫療、住屋、物價、公共行政改革、中小微企經營、產業發展、人才培養等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、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政策議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