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RG/DIP升级到3.0版,医院的“苦日子”来了?

健识局2025-08-19

图源:豆包

图源:豆包

8月15日,国家医保局发布公告称:推进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,规范按病种付费管理,建立全国统一、上线联动、内外协同、标准规范,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,赋能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。

与此同时,今年下半年国家医保局将启动定制按病种付费(DRG/DIP)3.0版分组方案,坚决把协议约定的结余分配给守法守规的定点医药机构,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。

一直以来,中国传统的医保支付方式是按项目付费,用多少算多少,只会控制医保总费用,这种方式的弊端是容易滋生“大处方”、“大检查”等过度医疗行为。自2019年国家医保局在30个试点城市开展DRG/DIP改革开始,付费方式改革的总方向就是医保部门“打包”支付给医疗机构。医务人员从控制医疗成本中获得收支结余。

如今已经推行了6年的DRG/DIP,到底有多少医院从付费方式改革中获益呢?

DRG/DIP支付方式的改革让医院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,曾经躺赢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,医院无法单靠药品、检查的项目收入,这让付费改革推行遭遇了不小的阻力。如今3.0版本就要向全国进行推广,全国大大小小的医院,真的准备好接受冲击了吗?

医院的“苦日子”来了

目前DRG/DIP改革基本实现全国医疗机构按病种改革全覆盖。但在改革过程中,地方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反映:病种分组动态调整预期不足,各地配合实施建设不平衡,地方精细化管理能力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。

经济观察报此前曾报道过:河南某地级市三甲医院2022年开始推行DIP付费改革,这一年该院亏损超过了4000万元,重症医学科亏损额度排名靠前。此外,还有多地医生反馈“绩效发的不够”、“工作太累”等消息充斥着各大新闻媒体的版面。

在过去几年的试点中,医院集中暴露出的问题是对DRG/DIP改革不重视,不想着如何优化自身运营成本,净想着怎么从医护人员的绩效工资中“抠”出钱来。这就导致医生、护士、技师等个人承担了单位管理不善的后果,不得不“一边出门诊,一边当会计”。

国家推行DRG/DIP改革的初衷是通过经济杠杆,倒逼医院改变简单、粗暴、追求过度治疗的生产方式。如果倒逼不成功,就只剩院方怨声载道。

其实医院无序扩张床位,员工数量激增,大量购买进口设备都能影响医疗机构的收入,亏损的因素有很多,不能单一归咎于DRG/DIP。2024年4月,国家医保局曾对此在官方微信上发表文章辟谣,指呼DRG的收入与医疗机构的盈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,“DRG/DIP改革导致医院亏损的锅,我们不背。”

马上将在全国推行的DRG/DIP改革3.0,必然会触碰到更多医务工作者的实际利益,遇到的矛盾和阻力会更大,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反对的声音。毕竟一项改革不可能让所有人都适应和跟着改变。

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,DRG/DIP支付改革已经历了40年,目前中国采取的方式吸收了各国经验,已经较为温和。但是要想让医保、医院、医生、患者四方都满意,谈何容易。

支付改革升级至3.0版

DRGDIP支付改革3.0版已充分吸收医疗机构的意见,通过从分组调整、总额控制、配套措施等多方面作出明确规定,尽量在政策设计阶段减少漏洞。

本次改革明确:国家将建立病种分组方案动态调整机制,根据客观数据、意见建议、临床特征规律、政策调整变化等因素,进行定期调整。原则上每两年调整一次病种分组,并在当年7月底前发布。

在国家版病种分组方案调整后,省级和统筹地区医保部门要结合实际,及时调整本地分组。必要情况下,可适时调整。其中,DRG分组方案调整在保持主要诊断大类相对稳定的基础上,重点调整核心分组和细分组;DIP病种库调整则重点针对核心病种和综合病种。

针对于创新药的报销政策,国家医保局还建立特例单议机制,支持医疗机构收治复杂重症患者、合理使用新药耗新技术,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合理充分的治疗。

总的来说,改革大幕落下之后医院和医生只能适应,没有更好的办法。不少医院绞尽脑汁,根据央视新闻消息:山东所有符合条件的三级医疗机构对于操作简单、风险低、术后恢复快的50多个病种,可实现患者24小时内完成入院、手术及出院。

这项改革的核心是把术前检查放到门诊进行,术后拆线换药等也在门诊开展,但这些操作都享受住院报销待遇。“日间医疗”不仅缓解了老百姓住院病房紧张一床难求的现象,医疗总费用还下降30%左右。之前至少住院三天的手术治疗,如今当天就可以出院。

国家医保局统计,截至2024年底,全国“按病种付费”出院人次占比超过90%。目前全国近60%的三级公立医院开展了“日间医疗”。随着DRG/DIP3.0版的全面实施,类似“日间医疗”的做法会更多出现,既符合科学高效的医疗实践需求,也能让医保基金省钱,更让群众在优质医疗服务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。

专项债同比激增487%!城中村改造加速重构城市空间价值

2025-08-22

专项债收地已发行超1500亿元 占拟收储总金额27%

2025-08-22

城市更新成房地产“止跌回稳”关键抓手

2025-08-22

韩高层官员密集赴美协调首脑会谈议题 或聚焦经贸合作与安全同盟转型

2025-08-22

贵阳小龙滩又一地块规划公示 贵阳城投新项目启动招标

2025-08-22

美国全面审查5500万签证持有人 违规者将面临吊销及驱逐

2025-08-22

俄媒披露解密文件显示克林顿曾考虑俄罗斯加入北约可能性

2025-08-22

南非体育部长因发表种族歧视言论接受调查

2025-08-22

土耳其对以色列相关船只实施全面限制措施

2025-08-22

俄“安加拉-1.2”运载火箭搭载多颗军用卫星发射升空

2025-08-22

美国与欧盟发表联合声明 双方已就贸易协定框架达成一致

2025-08-22

红十字国际委员会:以色列接管加沙城计划“难以容忍”

2025-08-22

涉嫌破坏“北溪”管道 一乌克兰籍男子被捕 德国检方披露作案细节

2025-08-22

美媒:涨价带来冲击 关税政策正在伤害美国工薪阶层

2025-08-22

美智库专家:关税蚕食自身利益,美国并未开启贸易新秩序

2025-08-22

漫评美债突破37万亿美元:“烫手山芋”

2025-08-22

泽连斯基才说“不现实” 匈牙利抛来橄榄枝

2025-08-22

美选区重划:得州共和党得手 加州民主党拟反击

2025-08-22

伊朗海军举行导弹演习

2025-08-22

以军要求加沙北部医疗机构为加沙城居民南撤作准备

2025-08-22

泰宪法法院禁止披露佩通坦出庭细节 将于29日作出裁决

2025-08-22

内塔尼亚胡批准接管加沙城计划并要求重启谈判

2025-08-22

辣椒、海鲜、葡萄丰富百姓“菜篮子+果盘子” 产业振兴链接“大市场”

2025-08-22

我国乡村产业振兴呈现良好势头

2025-08-22

探访九三阅兵训练场 | 联合军乐团:创作多首新曲目 女子军鼓队再次亮相

2025-08-22

国家氢能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

2025-08-22

决胜“十四五” 打好收官战|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让蓝天碧水成为生活日常

2025-08-22

(抗战胜利80周年)台胞姊妹的抗日青春

2025-08-22

焦点访谈|从“无所不包”到“有所不为”,履职事项清单为基层减负

2025-08-22

外交部: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细菌战的事实铁证如山,不容否认和抵赖

2025-08-22

商务部:有信心、有底气继续推动外贸稳量提质

2025-08-22

幸福拉萨、红色昌都、天上阿里……庆祝大会游行彩车背后记录着什么

2025-08-22

【探访阅兵训练场】受阅部队各项准备基本完成

2025-08-22

内地首个“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在北京设立 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伟大抗战精神

2025-08-22

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多个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

2025-08-22

新开户数和业务咨询量“双增长”,部分券商佣金费率低至万1以下

2025-08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