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的重庆涪陵,稻浪翻金,山风送爽。8月19日,第六届晒秋捉鱼节在美心红酒小镇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开幕,田间地头的丰收喜悦与这里的热闹欢腾交织,勾勒出一幅农文旅融合的生动画卷。
捉鱼区里,稻田成了最热闹的舞台。男女老少挽起裤腿、赤脚踏水,紧盯水面下穿梭的鱼影。游客蒋余俯身赶鱼,起身时双手已攥住一条摆尾的大鱼,引得周围欢呼四起。“像回到小时候捉鱼摸虾的日子,丰收的快乐太真切了!”他抹着脸上的泥水,笑意盈盈。
不远处的金色稻田里,村民与游客手持镰刀,弯腰割稻。游客赵婧羽直起身擦汗时感慨:“第一次割稻谷,才真正懂得了‘粒粒皆辛苦’,累却开心。”
这份丰收的喜悦,早已溢出田间,融入整片区域的生态画卷。昔日山村如今蜕变成热门避暑地:旧民房改造成乡土民宿,推窗见绿;露营房车散落山林,野趣十足;竹林长廊葱郁幽静,成了纳凉佳处;废弃水库变身乐园,可观光可亲水。高空索道载着游客穿梭山水间,饱览湖光山色;当地更贴心延长索道与游乐套票有效期至两日,让游客沉浸式“慢游”。
近年来,当地深挖“乡俗、乡景、乡味、乡宿”,打造出“悬崖晒秋”“丰收梯田”等乡村旅游IP,将传统农事化为吸睛文旅产品。不止于此,商农文旅融合的文章越做越活:红酒文化游含酿酒体验、礼仪长桌宴;亲子研学游有体能拓展、非遗制作;康养度假游依托江景民宿、梦幻城堡;怀旧体验游藏着年代展览馆、绿皮火车民宿;夜游经济则有地下通道KTV、星光夜市、夜景喷泉……今年1至7月,这里已接待游客362.8万人次。
“多元业态不是简单叠加,是把稻田、碧水、老火车都变成场景入口,是‘白+黑’全时产品链,更是‘老+新’跨界价值链。”美心红酒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以节会为媒、以产业为基,让客流变现金流、丰收变增收,持续绘就可持续的文旅融合新图景。
作者:邓银银 邓佳星 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