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消息:暑假期间,各地“文博热”持续。在江西省博物馆,一场儿童视角的古代科技展览正在进行。如何用影子报时?指南针为什么会指南?如何利用气压原理来取酒?博物馆通过AI技术、现场实验等互动装置,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蕴含在古老文物中的智慧和科技。
这个错金银鸟首青铜汲酒器来自于西汉时期,它其实就是利用瓶身内外的气压以及水压的差别来控制出酒量,而在现场通过这样的装置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气压汲水的奥秘。
不但有现场互动装置,在“器载天工——‘环环’解码古人智慧儿童主题展”中,还有AI讲解员“环环”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文物、了解文物。
这个头戴羽冠、身披玉饰的小精灵就是江西省博物馆的新晋顶流“环环”,它的本身其实就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商代玉羽人配饰。在这个馆内它通过AI讲解员的身份,向游客们讲解着每一件展品。
可以用芋头制作蒸馏酒的蒸馏器;无论如何转动,香料都不会洒出来的香囊;严丝合缝的榫卯结构;利用阳光生火的铜阳燧……56件展品,8项交互装置,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古人们的奇思妙想和蕴含在古老文物中的力学、光学、大气压强等科技知识。记者注意到,展览中展台的高度也比常规展台低了约20厘米。
儿童视角的展览大受孩子们的欢迎,开展两个多月,到目前参观人数已达65万人次。展览中,处处可见孩子们好奇地动手探索互动装置。
展览的讲解员也全部都是少年儿童讲解志愿者。
记者了解到,江西省博物馆从2021年开始推出“儿童博物馆计划”,此前已进行过青铜类、陶瓷类、自然类的相关展览。这次展览还通过21集趣味动画在展览现场以及网络上播放,为孩子们构建起了文物探秘、科学解码、生活应用三位一体认知体系。
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:上百件珍贵文物 解锁青花瓷起源神奇密码
青花瓷以一抹清雅艳丽的幽蓝,成为中国瓷器艺术的代表之一。接下来,我们再到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,去探访正在进行的唐代青花瓷专题展。
在一众较为完整的展品中,这几块残损的瓷片格外引人注目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,正是这些在扬州市唐代地层中陆续出土的青花瓷片,开启了学者们对于青花瓷起源的探索。
现场最重磅的展品是这两件体形硕大、图案生动的唐代青花塔式罐,其中一件的罐身上绘有一个手持弯钩击球的童子,而这实际上就是唐代社会流行的步打球运动。
展厅中专设了一块船型展示区域,专门讲述唐青花出海的故事:1998年,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海域发现了一艘唐代沉船,船上装载的67000多件器物中有3件完好无损的唐代青花瓷盘。
在展厅里,观众不仅能近距离欣赏精美的青花器物,还能在互动中感受蓝白交织的中式美学。在展览出口处的触摸屏,观众只需绘制出简单的轮廓,人工智能系统就会以此为基础生成一件独一无二的青花瓷,让参观体验更富趣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