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消息:最近一段时间,美国商务部持续推进联邦政府收购英特尔10%股份一事,美媒称美国政府正考虑把收购股份计划扩展到更多芯片企业,来看国际媒体的分析评论。
《印度快报》:美政府或成英特尔最大股东
在英特尔深陷巨额亏损的背景下,美国政府考虑将补贴转化为股权,用纳税人的钱换取英特尔10%的股份。此举不仅是纾困,更体现出特朗普政府直接介入半导体产业的决心。通过持股,美国意在防止英特尔垮台,保住关键制造环节,维护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。但政治化的资本介入,可能影响企业运营方式或令其逐渐固化依赖补贴。
西班牙《日报》:引发市场担忧
美国政府入股的设想意在将资金支持与股权绑定。但此举引发市场震荡,消息发布当天纳斯达克指数大跌,英伟达、英特尔、美光等芯片股领跌,波及特斯拉、亚马逊、苹果等板块。历史上,美国在金融危机或战争时期曾入股特定行业,如今在半导体领域重现此类操作,影响深远。此举可能为战略产业带来资金保障,但也加重了市场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。
英国 路透社:折射政策新动向
继与英特尔商谈入股后,美光、台积电和三星也被纳入美政府考虑范围之内,此举意在把国家安全与经济需求置于优先位置。这一政策不仅是补贴工具的延伸,也反映出产业政策的新动向。分析称,美国通过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投入数百亿美元推动本土制造,如今尝试用股权锁定控制力,展现出对关键产业的高度战略化态度。
澳大利亚广播公司:美意在调整产业布局
文章指出,美国政府希望通过一系列政策维护其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地位。2024年美国进口了约400亿美元的芯片,主要进口来源包括中国台湾、马来西亚、以色列、韩国、爱尔兰、越南、哥斯达黎加、墨西哥。美政府一直希望能重新规划大型计算机芯片公司的运营,促使更多高科技产品在国内生产,减少对海外供应商的依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