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消息:国家药监局副局长杨胜在22日的发布会上表示,国家药监局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,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,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.4%以上。在药品监管中采取三大重点举措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。
国家药监局副局长杨胜称:“每年抽检各类药品20余万批次、医疗器械2万余批次、化妆品2万余批次,对国家集采中选产品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查100%全覆盖。严格按照国际公认标准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,监督保障仿制药安全有效。”
杨胜介绍,全链条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第二大重点举措。国家药监局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,设立突破性治疗药物、附条件批准、优先审评审批、特别审批4个加快通道,对重点品种实行“提前介入、一企一策、全程指导、研审联动”。
据杨胜介绍,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国批准创新药204个、创新医疗器械265个,其中今年1—7月批准创新药50个、创新医疗器械49个。目前,我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,在研创新药约占全球的30%。大力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,着力构建中医药理论、人用经验、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审评证据体系,中药新药批准数量快速增长,“十四五”以来批准中药创新药27个。
此外,杨胜表示,国家药监局进一步优化临床急需境外新药的审评审批程序,让我国患者更早更快地享受到全球最新药物研发成果,全覆盖保障人民群众用药需求。
杨胜称:“加快儿童用药、罕见病药品上市速度,‘十四五’以来共批准387个儿童药品、147个罕见病药品上市,有效满足了重点人群的用药需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