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消息:来关注九三阅兵。这次参阅的武器装备都是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,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。新型坦克、舰载机、歼击机等按作战模块进行编组,展示我军体系作战能力。其中中国现役主战坦克有什么特点?在现代化战争中坦克又产生了哪些变化?下面就来关注中国的“陆战之王”——现役的主战坦克。
99式是我国的第一款第三代的坦克,从99式开始,我国具备了独立自主研制坦克的能力。在记者身边的这个大家伙就是我国现役的主战坦克99A,它在99式的基础上进行了非常大的改动和升级。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一机集团科研人员任广武介绍,99A式主战坦克的研制是从2002年开始,预先研制3年左右,样车初样和正样两轮大概花了5年的时间,2010年定型。
与99式坦克相比,99A在攻防两端都有了明显的提升:在防守端,99A发动机功率大幅增加;在防护能力上,99A采用了先进的复合装甲和模块化附加装甲。
任广武:目前它的防护在世界上都是比较先进的,有三层防护,反应式的、主动的、被动的。
记者:这个反应式是怎么理解?
任广武:里面有火药,它能对来袭的弹药,导弹之类,破坏整个弹体结构,丧失攻击能力。
除了坚硬的装甲,99A坦克还跟章鱼学了一项新的防御手段,这个手段能极大地提升它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。
任广武:这属于干扰型,相当于是在敌方观察时形成一面烟幕的“墙”,阻挡各种波的穿透,形成防护墙。
记者:这就是像章鱼遇到危险时候喷的墨。
任广武:对,是很类似。
作为主战坦克,99A的125毫米滑膛炮火控系统也更为先进,具备快速精确打击能力。
任广武:除了传统的这种制式的弹药以外,国内现在智能化弹药也可以发射。
记者探访中国坦克生产线
中国的现役主战坦克99A科技含量高,研制难度大。总台央视记者日前首次走进坦克生产车间,探访坦克的生产过程。
要生产一辆好的坦克,第一步就是找到好的材料,记者身边的这些钢都是特殊的装甲钢。
记者:第一个直观感受就是特别厚。
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一机集团技术人员 刘伟刚:对,板材有很多种,现在所在的车间看到是切得相对厚一点的板材。
记者:还有更厚的?
刘伟刚:厚度主要是从几毫米到最厚的80毫米。
记者:除了这个厚度,它跟普通的钢还有什么不一样?
刘伟刚:因为装甲材料防护方面比普通钢要求要更高一些。
进入下料车间,数字化机床根据需求将板材切割成不同大小、形状的零件,再交给工匠进行手工精细切割。
记者:它叫侧板。
刘伟刚:对,有些小的零件需要在它上面装配焊接。你看刚才的侧板在这个里面,属于已经完成了整个外壳的装配。
记者:像这种坦克的拼装,它的技术难度主要在哪?
刘伟刚:主要在整体的结构成型,拼装的空间尺寸难度比较大。
记者:误差允许的范围会非常小。
刘伟刚:对,否则就弄不到一起,精准装配需要精度高。
刘伟刚告诉记者,一辆坦克的工序有上百道,零部件有上千个。
刘伟刚:这就基本算是壳子已经成型了,你看那个圈跟咱们刚才看那个部件,还有炮上面那个,结合在一起。
记者:走到这一步需要多少工序?
刘伟刚:这几百道工序每天都在动。刚才那个侧板就是这个,有些小零件要在上面装配焊接,这是拼接完的炮头。
千锤百炼之后,产品终于下线了,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下线的产品——我国的主战坦克。
记者探访中国坦克测试试验场
坦克从生产线下线后,需要经过层层的检测环节才能最终交付。坦克如何测试?继续来看记者的探访。
李雄雄18岁参军入伍,当了5年坦克驾驶员,退役后干起了坦克试车员的工作。
为了让每一辆坦克都能合格地交付部队,坦克试车员的工作就是要不断发现问题,这项工作考验的不仅是试车员的调试技术,更是考验他们的细心、耐心。
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一机集团试验院工段长 李雄雄:野外试验的环境很恶劣,包括试验跑道、特殊的路段,还有坑洼起伏路,测试人与车辆的匹配程度,包括对身体也有高强度的考核。下雨天、下雪天,道路泥沙越多越要对车辆进行完整试验,这才能考核出车辆在各种环境下的作战指标。
李雄雄告诉记者,测试合格的坦克回工厂的时候会经过街道,有时候路上的行人会向试车员投来羡慕的目光,让他在辛苦之余感受到了一份小小的成就感。